关于“羊了个羊”,拉康如是说 | 始于足下,行知丛书第一辑出版—— 《临床拉康》

原文来源:小阅读Rando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近期,一款名为“羊了个羊”的消除类小游戏入侵了人们的生 […]

原文来源:小阅读Rando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近期,一款名为“羊了个羊”的消除类小游戏入侵了人们的生活。这款号称“通关率不到0.1%”的小游戏,让玩家们在“痛并玩着”的复杂心理驱使下,反复吐槽反复挑战。调查数据显示,几天内,上亿人为之欲罢不能,废寝忘食,甚至有人两天内已经刷了5136次。
那么,“羊了个羊”为何能让人如此上瘾并成为社会热议话题?心理学专家指出,任何具备“成瘾”属性的事物,必然存在内在满足感,没有内在满足感,就不会存在需求。从精神分析学家雅克·拉康的理论角度来看,“羊了个羊”的火爆正符合其关于“欲望”的理论:一种由痛苦或恐惧带来的享乐(Jouissance)。即使玩家们对游戏的通关随机性心知肚明,却仍然一边吐槽一边乐在其中,他们想要的无非是那一点点“成为0.1%”的享乐。在精神分析领域,雅克·拉康以其传奇般的学术生涯开创了一个全新的学术派别:拉康派,成为继弗洛伊德之后被学界公认的又一高峰。拉康的理论晦涩难懂,拉康的思想深奥复杂,想要在拉康复杂理论和晦涩术语中,推开拉康派精神分析的大门,还需了解拉康派精神分析家在临床实践中实际做了什么。
著名法国精神分析家若埃尔·多尔(Joël Dor)的《临床拉康》是一本有关雅克·拉康的临床思想及其实践应用的作品。本书由若埃尔·多尔给培训中心的精神分析家所做的系列讲座构成,并以精神结构的诊断为中心,让读者能够直接触及指导拉康派精神分析实践的地标。近年来,关于拉康的著作及研究作品陆续被引进出版,对国内心理学,特别是精神分析领域的研究起到了重大推动作用。《临床拉康》的特点在于:偏重于谈论拉康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及经验介绍,对于人类主体精神结构的界定和对于诊断的论述都非常深刻。本书中,作者借助引人入胜的临床例子,详细论述了三种精神结构——强迫、倒错、癔症,以及三者的诊断和区分问题,对于理论研究和临床指导颇具价值。
本书以拉康派精神分析的诊断和精神结构为基础,阐述了倒错、癔症和强迫症的特征、理论要点和临床关键,旨在较为系统地呈现拉康派临床。除了对拉康临床相关理论的梳理,若埃尔·多尔还谈到了弗洛伊德关于这些临床的思考,这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对照、联系和理解两人的理论观点。关于拉康临床的书籍向来不多,本书很好地填补了这一空白。——谭羽辰精神分析行知学派成员巴黎第七大学精神分析与跨学科研究硕士

四川大学精神分析与心理治疗硕士

值得一提的是,《临床拉康》并不是一本专为临床工作者写的书,它不仅在行业读物中通俗、直观,还是一本拉康派精神分析的入门读物。可以说,任何对精神分析感兴趣的人,都可以在本书的阅读中发现许多值得深思的东西。在《临床拉康》的编者序中,朱迪斯·费尔·古尔维奇博士写道:“多尔明确指出,病理学和主观性是紧密交织在一起的,因此当读者想要知道自己是何种精神结构时,也许就会感觉到自身也被卷入文本中。如多尔所言,我们每个人都处在自己的主体间世界中,都以特定方式去欲望和想要被欲望。”
对拉康派精神分析实践感兴趣的人很难不被《临床拉康》这个题目吸引。弗洛伊德作为创始者,其临床理论有时过于简明,以致形成了自我心理学、客体关系理论等拉康以“回归弗洛伊德”为旗号批判的观点;拉康则以充满了“不可能”的风格让精神分析工作者们不得不时时刻刻“回归拉康”。因此,《临床拉康》终究得是一本偏向理论的作品。但细品之下,不难看出若埃尔·多尔已经尽力在弗洛伊德和拉康、理论和临床之间寻出了一条中道。——何逸飞精神分析实践者

精神分析行知学派成员

巴黎第八大学精神分析硕士

四川大学精神分析与心理治疗硕士

并不是所有关于拉康的著作都能做到既专业深刻,又通俗直观的。《临床拉康》的作者和译者都是拉康领域的重要研究者,且在精神分析实践领域有丰富的执业经验,书中行文思维缜密,逻辑清晰,可读性相当高。
作者:若埃尔·多尔(Joël Dor)
法国巴黎第七大学精神分析教授,著名法国精神分析家,拉康领域重要的研究者。他是拉康派精神分析运动的关键人物之一,事实上,他体现了20世纪80年代一批分析家在拉康思想上所体现的某种转变。当时已经有一些著作部分地引介了拉康的教学,但若埃尔·多尔无疑是第一个如此大规模地介绍拉康,使拉康思想变得“容易”理解、变得“明晰”的人。
多尔是一位非常重要的拉康派分析师,作为第二代拉康派分析师和巴黎第七大学的教授,他撰写了诸多重要的引介拉康理论和临床实践的书籍。本书阐述了拉康的主体结构理论,以及拉康派结构诊断的机制、意义及其与倾听的临床关系。在这个基础上,作者展现了不同类型的神经症、倒错、同性恋等的拉康视角,并且透过非常具体的临床现象,把它们和弗洛伊德的临床联系在一起。这是一本珍贵的拉康派临床实践书籍。——张涛精神分析行知学派成员巴黎第八大学精神分析博士

译者:吴张彰
精神分析行知学派成员,四川大学精神分析与心理治疗硕士,巴黎第八大学精神分析硕士,四川省心理学会精神分析专委会委员,个人执业精神分析师。
精神分析行知学派
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法国巴黎圣安娜医院、广州市心理卫生协会、法国EPFCL精神分析协会的大力支持下,于2019年10月24日在广州成立。学派的法文名是École Psychanalytique du Savoir-y-faire。为什么是行知学派(Savoir-y-Faire)?是为了强调在经历了精神分析训练后“知道如何运用独特的分析经验来做精神分析”。